“母親”是生命的源頭,是生命的根本,這“根本”的地址是不會變的。
——題記
讀罷《母親》,我竟然長久無言。母愛?就像我們時刻都在呼吸,卻忘記了它的存在。
一、水流動而不聞其聲
《母愛》的中心人物尼洛芙娜曾是一個溫順、膽怯、受苦難折磨的普通婦女。然而由於一次激烈的革命鬥爭,她的生命因此而改變。
在沙皇統治下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許多人承受不住被壓迫、被剝削的痛苦生活,他們在無奈的情況下出來反抗,巴維爾就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
革命開始以後,尼洛芙娜對兒子巴維爾的擔心是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她天天都處於恐懼之中,因為她很清楚兒子的行為是當時社會的禁令之一。她憂慮自己的命運,更不敢憧憬未來,對兒子的行為她只能容忍。
終於有一天,她的擔心、恐懼令她更加忐忑不安,最終還是忍不住對巴沙說:“你們究竟是在召開什麼會議,為什麼總在深夜召開呢?該不會是……”
巴沙似乎從母親的表情中看出了什麼,急忙解釋到:“沒什麼,我們只是去憑我們自己的能力去探求革命的道路,憑我們的實力去尋找真理罷了。”
母親對兒子的話雖然疑惑不解,但是她只有保持沉默。兒子的一言一行,給她的除了擔心還是擔心,除了包容還是包容,她無能也無力,她總有一種不祥的預兆: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她害怕,心慌意亂……
作為這樣一位母親,對兒子的付出難道還不夠嗎?雖然她很早以前就已經知道這樣做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可是為什麼呢?因為她相信兒子,她憑直覺認定:她的兒子一定能行。
二、水溫順而不可阻遏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母親也成了革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在他們舉行會議時,她總是提前完成她的工作,靜靜地傾聽著,這些時候,她總會有一種成就感,她可以放鬆自己。
可是到了最後,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兒子由於“戈比事件”被捕,軍官抓人時那種惡毒的行為使她憎恨至極,內心像燃燒起來,此時此刻,她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氣與軍官拚搏,可她為了不給兒子出什麼漏子,她還是沉住氣了。
當她看見兒子在公文上簽字後,她立即由激憤變為沮喪。眼中湧出了屈辱無奈的淚水。她握住兒子的手,屏住呼吸,慢慢低聲說:“再見,巴沙,要用的東西都拿好了。”
“都拿了,不要惦記我……”巴沙帶著沉重的心情低聲對母親說。
兒子被帶走以後,母親坐在長椅上,無力地閉上眼睛,低聲地慟哭起來,把背靠在牆上,深深地陷入憂傷之中,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極度委屈,她仰著頭,久久地,一直在低聲慟哭著——在這哭聲裡,傾吐出受傷心靈的哀痛。她對那些把兒子從她身邊奪去的人充滿了憤恨和憎惡,這種感情好似一塊重重的石頭壓在心裡而自己卻無力將它推開。
天很冷,雨點打在窗上。她沒有生爐子,沒有做飯,也沒有喝茶。當躺下睡覺時,她感覺到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孤獨、空曠。近幾年來,她已經習慣了在對某種重大的、美好的事物的日夜盼望中生活。年輕人在她周圍熱鬧地、生氣勃勃地轉來轉去,兒子嚴肅的面孔總在她眼前浮現——是他安排下這種令人惶恐不安卻又美好的生活。現在他不在家,一切都隨之消失了。
時間過得很慢,因為她至始至終都無法擺脫那種心情。她盼望有人來,給她一隻“手”,將她牽出這個圈子,可是……雨點從屋頂上落下,淒涼的滴水聲和掛鐘的滴答聲奇怪地交織在一起。整個房子好像在輕輕地動搖,周圍的一切全是不必要的,在憂傷中變得毫無生氣……
終於有人來了,她覺得自己有了希望,一下子激動不已,決定立即實行“救人計劃”。對於生命危險她全然不顧,一心想著救出兒子——這才是當前她最重要的事。
作為這樣一位年邁的母親,難道是有人強迫她做有生命危險的事嗎?不是,是愛的力量在推動她,使她不斷向危險前進。
三、水滋潤萬物而消失了自我
兒子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講讓很多的人感動,母親也認為兒子應該有機會出獄了。她好興奮,可是對那些早已被統治者控制的法官來說,這種行為簡直就是找死。
可母親並沒有因此而罷休。她決定幫兒子去尋找真理,到世界各地去散發傳單,以此來揭露社會的黑暗,使更多的人脫離虎口,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她艱辛的旅程開始了。火車上的“小偷”事件終於可以讓她釋放自己被壓抑已久的心情,她拋出了傳單,人們爭先恐後地爭搶著。看到這一幕,她將一疊又一疊的傳單散發出去——這使她更加堅定並自信,她全身都繃緊了,內心的自豪感更加旺盛,一種被抑制的喜悅噴薄而出,她越來越沉著穩健,說話更加鏗鏘有力,她不斷地散發傳單,一疊一疊……
作為一名母親,這難道就是她應得的嗎?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她選擇用生命來揭示真理,用黏稠的液體來換取平等,眼中燃燒著被別人肯定的勇敢的火焰,直到最後消失,這種堅強勇敢無畏的精神是多麼可貴與深沉!
母愛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