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鐵馬冰河入夢的豪情,是飛劍決浮雲的瀟灑,是烽火連三月的社稷憂心,它與中華武術相絲相融。在硝煙中,詩歌染上血氣方剛,在古墨暈染中,君子路見不平而拔刀。文學,武術共同鑄造了中國人的內心。
歷史漫漫長河,若隱著刀光劍影。浪跡天涯,一襲清風,仗劍明月的是俠客。壯酒豪情,除惡揚義的失意英雄,造福一方黎民,形成了一方綠林。
自墨子,中國湧現出一大批俠客,他們的劍意劃開了漫漫長夜。也自墨子的防守聖經《非攻》,中華武術的精髓集結成冊,奉為典籍。文學成為武道的載體,記載了一招一式的精妙,孕育了一代代俠客的劍意拳風。一代代的俠骨道義也融入文學,武道大師的靈魂思想透過文學的大門,教導一個懵懂的少年塑造仗劍抗爭天下的戰魂。俠客也就在武道經典中,一代代傳承,俠客精神也在文學中亙古,交融在歷史長河中。
文學則給綠林好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水滸傳》中的各路豪傑,深的武術真諦,一烈酒下肚,一飛劍奪魂。文學中的飛簷走壁,水上輕功給武術蒙上了層神秘的面紗,致使一大批中國人習武,也就促使了綠林的形成。但也的益於文學的古墨書香,仁也融進了武術,綠林才有了好漢,武術也不是害人之道,而是以武煉體,借武衛國,武術有了真正的用道。
武術像束成熟的蒲公英,在文學的春風下,傳播在中國的五湖四海,扎根在中國人的內心,在靈魂上饹上了俠客的俠肝義膽,綠林的見義勇為。
而反觀武隱喻的戰爭,也因戰爭,文學在戰爭血腥的壓迫下,迸發出了新的生機。文學因染上武的血氣,更益光彩。
辛棄疾練舞,一生夢想成為號令天下的大將軍,趕跑外族,統一中原。得幸於歷史,世界上沒有多一個霍去病,而是成就了一名大詩人,一名流淌著中華武術魂的詩人,武術給他烙上熱血豪情,他的詩歌中流露出的霸氣於豪放來自他的習武經歷,來自長期的外族入侵。武術造就了一種情懷——保家衛國,這種豪情絲絲縷縷融進文學,如金縷,也顯得文學燦爛。
李白也自幼習武,他在江南煙雨中成長,也染上江南的溫雅。他成了浪跡江湖的俠客。李白一身劍術也殺過人,但為鏟惡。李白學的應是軟劍吧,武術另一面的柔風細雨,溫暖的孕育了李白,使李白如其詩,盡顯江南的瀟灑。
武術並不單一,他也有爛漫的一面,這如同太極的陰柔,也都一一融入文學。
武煉體,文養魂,魂融入體,就像有了遮風擋雨的屋簷,有了寄托,文的種子在武中生根發芽,也使武作為大地,更加堅固寬廣,一拳中有了拳風,一生中有了武魂,一世中流傳了傳說,武,魂共同匯聚成了大中華。
文學,它承載了武道武魂,也深受武術的影響。金戈鐵馬豐富了文學,儒雅淡墨也墨染了一個習武者的內心。武術,文學如同兩縷金絲纏繞一起,共同編製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