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河北滄州盛產金絲小棗,但由於從小在異鄉長大,能嘗到故鄉小棗的機會也不多了。
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故鄉的遠房親戚種植了大量的金絲小棗,每逢收成,便會寄來一些給我們嘗鮮。那時,我對這種甘甜而略帶酸味的棗極其喜愛,怎麼吃也吃不夠,吃完了這次寄來的,我變會扳著手指算什麼時候能吃到下次寄來的棗。當時我真希望能回故鄉一趟,在小棗收成時能大吃一頓,至今未能如願,所以,故鄉的棗至今仍在誘惑著我。故鄉的金絲小棗核小皮薄果肉豐富,肉質細膩,鮮棗呈鮮紅色,吃完後只覺得一股美味的感覺縈繞於心。
相比之下,我現在居住地的棗便遜色的多了,市面上很難買到新鮮的小棗,大超市裡固然有真空包裝的棗,不過多是不新鮮的了。偶爾能買到較新鮮的棗,便沒有很甜的,或是棗核大的驚人,棗皮把棗肉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起來了,真正的棗肉便會很小,吃起來澀極了。
現在的居住地顯然與棗沒有關係,而故鄉金絲小棗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幾乎沒有一棵棗樹,故鄉僅千年以上樹齡的老棗樹就有好幾棵;這裡沒有多少賣棗的,而故鄉農村有的人家還在種植棗樹。故鄉的棗多,故鄉的賣棗人更多。他們帶的棗的數量各不相同,少則一籮筐,多則一卡車。清晨天才濛濛亮,賣棗人便在街頭巷尾叫賣,「賣棗啦!」「新鮮的棗,不甜不要錢了!」叫賣聲此起彼伏。每到這時,便會有週遭的居民過來買棗。賣棗人信任所有的買棗人,他們總是讓所有的買棗人先嘗一嘗自己的棗。當買棗人翹起大拇指連連稱讚棗甜時,他們總是自豪地說:「這是俺家自己種的!」棗甜,買棗人的心更甜。當大把大把的錢進入他們他們飽經滄桑的手時,他們笑了,這是多麼純樸的笑啊!
時過境遷,現在我已經12歲了,我又怎能不懷念故鄉的棗?怎能不懷念故鄉的人?怎能不懷念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