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我的家鄉紹興也不例外。家鄉有製作霉乾菜、魚乾、紹興黃酒等名特產的習俗,也傳承著一些稀奇古怪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石磨、扇谷機、大灶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陪伴我奶奶大半輩子的老古董——一口大灶。
大灶往往建在自家房屋的東南角或西北角。牆角處一般放稻草之類的柴火。灰倉外邊有一道高二十公分,寬十公分的矮牆,矮牆的裡面可以盛稻草灰,有矮牆擋著還可以防止火星濺出來釀成火災。大灶分為單眼灶和雙眼灶。單眼灶只能放一個鐵鑊,而雙眼灶可以放兩個,鑊與鑊之間埋著兩個銅燙鍋。紹興有一句俗語叫:「鑊裡不滾,燙鍋裡先滾。「出點就在這裡。燙鍋裡的水一般用來洗碗,冬天的時候也用來洗臉。鑊的旁邊有一條溝叫灶溝,直通外牆,洗好碗把髒水舀到溝裡,水就會自動流到牆外。靠近人站的地方還有一個直尺形的木頭叫灶欄,可以臨時放放做好的菜和其他碗筷之類的東西。大灶的另一端有一個灶台,呈台階式上升,第一個平台小一些,大概可以放一副蠟燭台。第二個平檯面積較大,可以放六到八碗菜。最上面有一個灶司台,坐著威嚴的灶司神。緊貼灶司台的是一根大煙囪直通屋脊。
每次放學回家,我總要先看勤勞的奶奶怎樣在大灶上燒菜做飯。只見奶奶先淘好米,把米倒進鑊裡,放上適量的水,然後架好一個竹飯架,擺上菜,再蓋上木質的蓋。一切準備停當,奶奶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熟練地彎了一個草結,點上火,就燒起飯來……不一會工夫,飯就燒好了。這時,我才會安心地做作業,邊做作業,邊等爸媽回來。等作業做好,爸媽也回來了。奶奶就掀開鍋蓋,一股菜和米飯的香味交雜在一起,讓人饞涎欲滴,食慾大振。確實這大灶裡燒出來的米飯,又香又軟,其味道比電飯煲裡燒出來的不知要好吃多少倍呢!
現在大灶已逐漸被煤氣灶所取代。而奶奶家的這件東西也顯得有點破舊、古老,但我希望這件老古董——一口大灶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最全的作文範文、優秀作文參考
盡在「dse作文範文(https://fanyi.cool/dse)」
dse作文範文 - https://fanyi.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