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兒」此意何解?用古文來論述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用現代潮流的話兒講便是「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透」,用西方的話來闡述便是「你須貢獻你摯情的愛,學習怎樣用正當的方法來贏得一個人的心。當然,范兒也不全是神壇上的他們,他是一種深厚文化下的一種特質,一種瀟灑的風流,給人們帶來如坐春風的愜意、恩德感悟下心靈的慰籍
我們所說的范兒並不是一種低俗的、觀眾都熱衷,甚至風靡一時、熱火朝天的事或人,他必須能給你帶來一定影響,並且其本身就是具備價值。中國的短視頻行業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他幾乎是一瞬間風靡中國的,但其中內容的質量實在很難恭維,佔據流量的幾乎不是在開了濾鏡下的一張較好容顏的男女,看著這些重複、低俗的內容,我們一刷就是一整天,——社交媒體讓我們草率的將時間和精力碎片化,並且對我們的人生目標無足輕重。全民熱愛的范兒不應該是浮於表面的,而是振聾發聵的、來自靈魂震顫一種代表和象徵。他也應該是佛說的「當頭棒喝」以及「醍醐灌頂」。
自古及今,中國從來不缺少范兒,但它的誕生無往不是以深厚文化底薪為基礎的。中國有兩個半全人——孔子和王陽明,剩下的半個是曾國潘——是毛澤東和蔣介石共同的偶像。《中庸》寫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君子之為人處世之道何不是一種范兒;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曾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於困難磨練提升自身能力何嘗不是一種范兒;「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曾國藩說,這何嘗不是給當今浮躁的社會帶來心靈停歇的港灣,於「讀書無用論」做一番較量何不是一種范兒。他們何嘗不是深厚文化底蘊下的中國范兒?他們志於學,立其身,以恩德教化萬民,說六經皆為其註腳也不為過。
深厚文化底蘊下的中國范兒也不全是我們所熟知的人,它是一種精神氣質,其意志影響著後代無數人。齊國有捨命記史的太史竹簡,晉國有堅持正義的董狐之筆,在秦朝有為民除害的張良之椎,在漢朝有赤膽忠心的蘇武氣節。人們常說:帝王將相的權力只能影響一百年,而有節之士其名聲流芳百世,被後人當做模範標桿,這不正應了那一句話嗎?——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古人的光輝將照耀著我堅定走下去。
身處於深厚文化底蘊下的中國范兒的照耀下,我們更應該從祖輩的手中接過文化所誕生的文明的果實,接過那百姓口口相傳的手藝,接過那汗牛充棟、浩瀚如煙的典籍,於今世中始終保持正心,感恩先人帶來的恩澤與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