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作文範文(https://fanyi.cool/dse)專稿 未經允許歡迎分享
曾幾何時,遙觀這一方冷薄如墨的蒼穹而遐想織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曾幾何時,立於這夏夜的夜空諦聽蛙鼓鳥啾,“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曾幾何時,欲乘風歸去,看玉兔搗藥青娥碧海青天寂寞心……
如今,燈晃如豆,興意闌珊,長夜無眠時起身望月,惟見黑雲壓抑,濃黑如墨,暗下反思,在我們只顧腳踏實地步履匆匆的今天,何曾在仰望星空時記起初時星空予我們的饋贈,懷揣些許感恩,殘存對在星空的絲縷敬畏?
溯源那刀耕火種,鐵犛牛耕的時代,自然給予人類蒙昧的初始,於自然感恩的人類對這星空懷有的敬畏與生俱來,祖先在皎皎月色下辛勤勞作。日昇而起,日落而息,這片星空才得以存於深邃,養於曠遠。然工業革命的開始亦始於這星空的災難,雲煙繚繞,大肆砍伐,填湖造田,以改造我們的世界,征服我們的星空。然而星空豈能俯首稱臣,於是地震,海嘯全球變暖接踵而至,一年消失萬頃的熱帶雨林,九八年特大洪災就是最好的見證。
進而先覺的人們倡議領導呼籲不斷,在那“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流轉的燈光中,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伸手不見五指。於此同時,卻又有多少人家燈火通明?“限望令”的尷尬之下是商家日益增長的盈利,哥本哈根協議的達成僅距失敗一步之遙。人們踏步前進的呼籲由此看來從末達至真正意義上的實施,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遙想尚待長遠。由此,我們不過是在蒙頭蔽耳忘源丟本地前進,對星空之敬畏又從何而來?
童年的晨鐘暮鼓中最忘懷的是卡通人物躺在繁星遍佈的山坡上佯數星宿,但如斯場景,已然壓碾成書余疏影,留人細味;張潮《幽夢影》有云:“見雪想高士,見花想美人,見山水想得意詩文,”今之眾人,見雪想打的,見花想摘擷,見山水想世界末日。星空自古賦予文人騷客幾多詩情畫意,然而這幾分雅致脫俗卻隨我們對星空的敬畏消逝而逝去,早已在千里煙波的楚江之上,一篙獨去,無復那“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精緻玲瓏的時代。
現代科技的發達縮短了時間,凝固了空間,讓你我她對星空的距離不再,敬畏不再,忽略了這些微笑渺茫的訊息穿越幾萬光年抵達我們的視線。秋雨先生說:“由山川阻隔的距離是一種絕望,由水道阻隔的距離是一種憂傷。”距離拓長了遙遠,模糊了“絕望”“憂傷”望距離還在,對星空的敬畏,還在。
寧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學中四:深森亂了。